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3篇
  免费   96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财政金融   248篇
工业经济   405篇
计划管理   1799篇
经济学   1974篇
综合类   1135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136篇
贸易经济   763篇
农业经济   5497篇
经济概况   126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99篇
  2013年   937篇
  2012年   922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873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研究目的:基于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维度分析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探究治理机制完善途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因子分析、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1)农地整治项目契约治理包括控制权配置、风险分担、利益分配和关系协调等机制,关系治理包括信任、承诺、沟通和合作等机制;(2)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的评价(3.50/3.62/3.44)整体处于"一般—比较满意"水平,对政府主导整治项目的评价得分(3.50/3.62)高于非政府主导整治项目得分(3.44);(3)契约治理首位障碍因子为风险分担,关系治理首位障碍因子为沟通;(4)政府主导整治的首位障碍因子为变更通知/技术交底(障碍度5.54%/5.41%),非政府主导整治的首位障碍因子为风险处理程序(障碍度5.42%)。研究结论:合理分担风险、加强信息沟通,是完善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当前农地整治仍应以政府主导为主,非政府主导作为重要的补充形式,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2.
土地整治对中国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为制定合理高效的土地整治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稳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H-P滤波法实证分析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性及增长趋势,然后基于C-D生产函数,分别建立趋势产量和波动强度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均对粮食长期趋势产生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对主产区粮食长期趋势影响显著为负,对非主产区却有正向影响。(2)土地整治面积和单位面积投资额均降低了全国及主产区粮食产量的波动程度,土地整治规模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4162和-2.2215;单位土地整治面积投资额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589和-1.3509。(3)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对全国和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波动强度影响为正,影响系数分别为0.8018和1.3931。可能是通过土地整治新增的耕地质量较低,产出不高,导致了粮食产量波动。土地整治投入在非主产区均表现为不显著。研究结论:应继续推进尤其是主产区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强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合理使用整治资金,注重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将土地整治投入和管理机制与农业生产系统运行机制、自然因素等有效结合,并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以保障粮食增产稳产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马俊  林珈忻  吴维库 《技术经济》2020,39(5):172-183
通过对贵州、广东和福建3个省80家企业1148名员工进行调研,基于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导行为感知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带来积极影响为研究问题构建了一个中介模型。企业社会责任在组织微观层面的内涵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实现了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由产出需求转向投资视角,成为企业满足员工工作需要和工作资源的参照标准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本文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分别从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责任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具有协同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领导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三者匹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基于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需求和支付意愿,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测算具有弹性的生态补偿标准,确保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方法]以河南省457份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选择实验法,建立由4个属性水平、7个选择集组成的生态价值属性集,测算受访对象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结果]城乡居民对于耕地资源景观与生态环境关注度最高,其次是耕地质量和耕地面积;农民和市民对于耕地生态价值属性满足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农民支付意愿为2 060.55元/hm~2,市民支付意愿为3 396.15元/hm~2,两者相差近1 335.60元/hm~2,收入水平、环保意识是影响受访对象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最直接因素,但两者均认为耕地面积不变、耕地质量改善和耕地景观生态环境改善为最优选择。[结论]补偿额度应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支付能力和意愿,将农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下限,市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上限,可建立具有一定弹性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5.
The capitalization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is acknowledged as the key to improving compensations for rural landholders and ameliorating land-related social conflicts in peri-urban China. Investigations into reasonable as well as feasible 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the capitalization mechanism are yet to be done. This study uses a survey-based choice experiment to empirically estimate the value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in peri-urban Shanghai for three forms of rural land conversion – acquisition, consolidation and (informal) sa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heterogeneity across individuals’ preferences translates into different utilities from land development, which affects individual’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cess. This effect is found to be the strongest for land sales on the informal market. If, however, land conversion is manag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rural collectives, the expected utilities of individuals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land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apitalizing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under consideration of land attributes and individuals’ preferences would lift compensation standard to a level that strikes a balance among competing land-related interests. In addition, it would promote China’s land development by bypassing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current land tenure system.  相似文献   
106.
107.
研究目的:针对以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仅考虑单一层次且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尺度的问题,尝试从微观企业尺度分析企业、开发区两层因素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和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江西省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赣东赣西赣中赣南的特征,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地域分布一致;开发区企业用地集约度受到企业和开发区两个层次影响。企业层次主要受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行业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影响;开发区层次主要受开发区级别、工业用地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企业资本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的系数对企业用地集约度产生加成效用。研究结论:分层线性模型有效解决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层和嵌套问题,揭示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有针对性的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基于CLUE-S和GMOP模型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青龙满族自治县未来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多情景预测模拟,并探索土地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双提升目标下的土地利用发展格局,以期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别利用CLUE-S单模型、灰色多目标优化(GMOP)+CLUE-S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结果](1)所选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解释能力较好,ROC值均大于0.7,满足Auto-Logistic回归要求,模拟检验的Kappa系数为91.03%,模拟效果比较理想;(2)到2020年,基于CLUE-S单模型的自然发展情景,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和林地现象突出,土地经济效益提升较大,但生态效益却呈现负增长;基于GMOP+CLUE-S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情景,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趋势得到控制,耕地、林地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得到较大程度开发,实现了土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提升,分别比2015年提升了3.12%和1.96%。[结论]GMOP+CLUE-S模型能够发挥两个模型各自在结构优化和空间分配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空间布局和综合效益的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109.
阎巍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1):25-30
研究目的:分析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对中国集体土地征收行政诉讼案件的影响,厘清相关案件的审判思路。研究方法:立法目的解释、实证研究和原理论证。研究结果:征地批准行为将随着公共利益的明确、征前程序的完善以及征地审批权限的下放逐渐具备可诉性;预征收公告行为不可诉,但是不公告行为如果对被征收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则可诉;预征收过程中,与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原则上应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但在制度设计上可以考虑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做法,对乡镇人民政府以相关单位进行授权和委托;预征收协议签订后,除补偿安置标准改变,一般不能因市场行情变化而申请变更协议内容;农民住宅的补偿应更多体现出财产属性。研究结论:此次修法使得集体土地征收从以行政权运作为主的模式演化为一种通过公共参与模式对集体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拓宽了公私权力(利)交汇的领域,为相关领域司法审查预设了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0.
研究目的:阐明《土地管理法》成片开发征收标准的核心要旨及其体系构成。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成片开发标准应当以促成公益目的实现为核心要义,并秉持系统思维,既要明确其面积范围、用地构成及类型、补偿方式等基本构成要素,还应建立征收权行使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研究结论:成片开发征收入法本身具有权宜性,待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成片开发征收完成特定历史时期使命之后应退出公益征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